6457万浙江人沸腾了!中央政策"大礼包"公布 到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2012年北京市的中考阅读题目 富裕的北京人为何过得“寒酸” 阅读答案
1、6457万浙江人沸腾了!中央政策"大礼包"公布 到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刚刚过去的这个夜晚,6457万浙江人迎来中央的1份重磅政策!“十45”规划中,浙江率先“升格”——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时隔3个多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迅速出炉,全文长达9000多字。《意见》指出,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先行先试、作出示范,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意见紧扣推动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围绕构建有利于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出6方面、20条重大举措。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2十条重大举措都有哪些?1,加快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开展科技创新的浙江路径。支持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创新策源地,打造“互联网 ”、生命健康、新材料科创高地。探索消除数字鸿沟的有效路径,保障不同群体更好共享数字红利。2,支持浙江发挥好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强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更加主动对接上海、江苏、安徽,更好融入长3角1体化发展。3,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4,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率先消除户籍、地域、身份、性别等影响就业的制度障碍。
5、支持企业通过提质增效拓展从业人员增收空间,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及其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6、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
7、丰富居民可投资金融产品,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鼓励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计划。
8、探索股权流转、抵押和跨社参股等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实现新形式。支持浙江率先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9、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激发技能人才、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高素质农民等重点群体活力。1
0、完善再分配制度。支持浙江在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加大省对市县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依法严厉惩治贪污腐败,继续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1
1、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建立健全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等困难人员生活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1
2、充分发挥第3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探索各类新型捐赠方式,鼓励设立慈善信托。1
3、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建立覆盖全省中小学的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探索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浙江示范。深化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1
4、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人地钱挂钩、以人定地、钱随人走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逐步实现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1
5、持续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对房价比较高、流动人口多的城市,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1
6、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探索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机制。1
7、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做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1
8、完善先富带后富的帮扶机制。深入实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持续推进智力支援、产业支援、民生改善、文化教育支援,加强对省外欠发达地区帮扶,大力推进产业合作、消费帮扶和劳务协作,探索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利益共享模式。1
9、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规范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违法占用耕地“0容忍”,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2
0、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完善具有浙江特点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应用体系。高标准制定实施浙江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市场化交易,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如何“分蛋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何是浙江?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回应,浙江具备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富裕程度较高,发展均衡性较好,且改革创新意识较为浓烈。那该如何示范?邓小平曾说,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聚焦此次《意见》,提及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4个战略定位,当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格外引人瞩目。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6月10日发布的专访中回应,将加快缩小收入差距——探索稳定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新机制,高度关注“平均数以下”问题,推动低收入群体持续较快增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1个重要目标。在不断“做大蛋糕”的同时,更要重视“分好蛋糕”。实现共同富裕,浙江为全国探路。共同富裕,“富裕”是前提,“共同”是关键。根据《意见》,浙江的收入分配格局整体将按照“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完善要素参与分配政策制度”的框架进行。这个分配格局涉及到3个群体,准确说是4个。第1个是“高收入群体”,这个群体有3个“优化”方向:首先,高收入往往和高能力相呼应,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面前,这个群体是当仁不让的主力,承担了“做大蛋糕”的领军角色,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其次,过高的收入要进行合理的调节,尤其是非正当收入。改革开放带来了剧烈深刻的社会转型,创造经济发展的机会同时,也为产生灰色收入、甚至黑色收入提供了环境和温床。《意见》中提到要依法严厉惩治贪污腐败,继续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此外,《意见》罕见地提到了“发挥第3次分配作用”,提出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至于怎么发挥作用,后面细讲。第2个群体是“中等收入群体”,这个群体的优化方向就1条:扩!根据《意见》,这个群体重点包括技能人才、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高素质农民等。扩大中等收入者在国民中的比重,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如何“扩中”?1条途径是让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特别提到要率先消除户籍、地域、身份、性别等影响就业的制度障碍;另1条是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构建人才的培养培训体系。这两条途径联合起来看,也是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并且让技能、人力资本与岗位实现结构性匹配的过程。这样1来,《意见》中提到想要“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及其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才有了实现的基础。除了传统的劳动报酬外,“扩中”还需新增收入渠道,包括投资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要素的价值变现。“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知识、技术、管理、数据”,都是可以探索价值变现,从而增加收入。第3个群体是“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这个群体其实是“扩中”的来源。创造机会、畅通制度、开放政策,让这个群体更多的迈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第4个群体是“困难人员”,《意见》提出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建立健全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等困难人员生活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其实,针对这4个群体的优化路径,暗含了3次收入分配。市场通过对资源的配置,通过对劳动力的报酬,实现了第1次财富的分配;政府利用税收、财政、金融等手段实现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被称为第2次分配。“第3次分配”过去主要出现于学界。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以“敦促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慈善家”为由提出了“第3次分配”的理论,即个人或企业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1部分捐赠出去。此次《意见》发布,“第3次分配”出现在了政策性文件中。可以这样理解,第1次分配是市场机制,注重效率;第2次分配是政府机制,侧重公平;第3次分配是社会机制,进行补充。根据十9届4中全会精神,第3次分配和慈善事业已经成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助力解决贫困问题、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关系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如何转向“扩中”?可以看到,在收入格局重构的种种举措中,“中等收入群体”颇具存在感。早在2015年,在1系列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措施的作用下,浙江成为全国最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这也助推浙江成为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1。据《浙江日报》披露,浙江是全国唯11个所有设区市人均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2020年浙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和36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比进1步降至1.96∶1。而在更早的2014年,浙江社科院的1项研究中就进1步提出,浙江的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到了把政策重点从“提低”转为“扩中”的时刻,而最终的目标应是,形成以中等收入者为主体的橄榄形收入分布。1个原因是,浙江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发展缓慢。根据浙江社科院发布的1组数据显示,2012年,浙江中等收入群体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2.1%,不足总人口的1/3,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数量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结构。而按照发达国家和地区“橄榄型社会”的经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至少在45%以上,甚至达到60%至70%,占总人口比重最高。早在数十年前,“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就被写进全国政策文件当中。在此次出台的《意见》中,不仅明确提出,到2025年,浙江将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同时还提出“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作为具体的政策配套。转向“橄榄型社会”并不容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等人研究发现,中等收入群体扩大面临着诸多社会风险。他们“害怕生病、畏惧失业,无法向上流动,时刻担心重回底层”,缺乏发展的安全感。这其中,既有职业结构变化、投资理财环境变动等宏观形势的影响,也不乏来自房价上升、医疗抚养等刚性支出较大等压力。基于此,他们认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同样重要,特别是“使社会保障等公共政策的推行助力于城镇化的推进,让更多居民被纳入城镇并能很好地生活下去”。在此方面,浙江需要展开哪些探索?《意见》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1体化发展、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扎牢社会保障网等诸多方面提出了率先探索、加快推进的要求。比如,对于教育医疗资源的普惠问题,提出“建立覆盖全省中小学的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 深化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等措施;而对于住房问题,1方面,“针对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另1方面,“对房价比较高、流动人口多的城市,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总而言之,从社会层面“兜好底”,解决中等收入人群的后顾之忧,才能根本上实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有效落地。
2、2012年北京市的中考阅读题目 富裕的北京人为何过得“寒酸” 阅读答案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统计公报,经初步核算,中国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人均GDP约为35000元。早些时候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常住人口的人均GDP达到了8039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按照世界银行划分各国贫富程度的标准,北京已经非常接近富裕国家。 首都人民摸到富裕之果,值得恭喜。但人均GDP超过8万元,相当光鲜的数字背后,很多市民感受却没那么宽裕。根据首都经贸大学近日公布的“2011北京社会经济生活指数”报告,2011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幸福指数为72.28,“幸福感”比2010年略有降低。报告分析认为,幸福指数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对收入不满”。 1方面是相当炫目的GDP数字,另1方面很多人却感觉不到生活的轻松惬意,原因何在?先来算算这8万块有多少是最后落到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同样是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北京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903元,只占GDP的40%左右,而进1步细算,北京市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21984元,平均每个月只有1832元。 可见,北京人的腰包其实没那么鼓。人均月消费1832元,在今天的北京,实在只能过1个相当拮据的生活。北京现在的生活成本已经不比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低。美国美世咨询公司公布的1份2011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显示,北京生活成本排名居全球第20位,甚至高过了纽约。 高企的房价自然是压在很多北京市民家庭肩上的1大负担,2011年北京全市新房(纯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成交均价大约为每平方米2.1万元。即便是1家3口买1套70平米的小房子,首付已经具备,分3十年供房贷,月供也要超过7000块钱,几乎耗尽了1家3口的所有可支配收入。难怪迈入富裕国家标准的北京市民会感到压力大。 算了算经济账,不妨再和真正富裕的国家和地区横向比较1下。按美国的标准,1个4口之家年收入不足2.4万美元就算贫困家庭,照此衡量,北京市民家庭收入的平均水平只能算贫困。然而,美国的贫困家庭可以领取每个月668美元的“食品券”作为救济,大约相当于4208元人民币。同时,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公立学校的早、午餐都可免费。这两项食物救济加起来,已经相当于北京平均水平下1个4口之家全部的消费。即便在中国香港,1个贫困的4口之家每月领到的政府救助金也超过8000人民币,比北京平均收入水平的4口之家的所有消费都高。 不难发现,尽管在GDP数字上,北京市民已经接近富裕国家水平,但依然过着穷人的生活。本来可支配收入就不多,但他们依然将3成以上的收入用于储蓄。在每月人均1832元的消费支出中,买东西占据了绝大部分,休闲娱乐、购买服务的消费比例非常低。发达国家居民的服务性消费1般在支出的1半以上,而中国只有1/4,甚至比印度等国家都低。 这些年北京人出国旅游的不少,随处可见他们在海外商场扫货的豪迈,这种现象固然证实了部分北京人的富裕,但另1个侧面也表明,在“人均”数据背后的“优胜者”1侧,很多人出国也只是为了买东西,并不是为了度假休闲——这恰恰不是富裕的生活方式。 北京澡堂子里有句俗话:富不富,看内裤。GDP数字是光鲜的,但个人消费和生活方式却相当寒酸。其中的原因,固然有中国人的节俭传统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居民实际收入在GDP中所占比例太低。日本近年的个人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大约有60%,美国则占到了70%左右。而2011年的北京,只有27%。GDP的大部分,是用在了投资和政府消费方面去了。令人担忧的是,这1趋势还在加强,从1997年到2011年,每1年政府税收的增速都大大高于GDP增速。与北京市民寒酸的个人消费数字相对照,2011年,北京的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了3000亿元,比上1年增长了27.7%,而北京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增长超过17%。这样倾斜的财富分配格局之下,何来优雅自在的富裕生活? 网上都查不到,只有原文,哎。
3、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目标定了: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和时间表,定了! 新华社10日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发展目标。 《意见》明确,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升茄持续缩小,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和社会福利水平明显提升,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基本形成,全省居民生活品质迈上新台阶等。 到2035年,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争取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程度更高,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更加优化。 华东示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告诉第1财经,从这些目标可以看出,国家希望浙江来探索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新路子,并且已从以生产为重点的“唯GDP论”转变为了强调高品质生活的发展思路。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意见》明确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确保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针对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对房价比较高、流动人口多的城市,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岁汪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这点很值得关注,租售同权的推进将改变年轻人对于购房的需求,也将促进住房市场的完善。”曾刚说。 富裕程度较高、均衡性较好,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让浙江省具备了开展共同示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699元和31930元,分别连续第20年和第3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1。2020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1.96,是全国最低的省份之1。 曾刚认为,浙江省还具备开展示范区建设的代表性。从规模看,浙江面积、人口均处于全国居中水平,在地理区划上,则不仅有“7山1水2分田”,而且还有2个副省级城市、9个地级市和53个县(市),代表性很强。 山东财经大学校长赵忠秀对第1财经表示,《意见》先提“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再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等,逻辑上是清晰且全面的,也在“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举措。 比如,《意见》要求,统筹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合理安排就业补助资金,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鼓励返乡入乡创业。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率先消除户籍、地域、身份、性别等影乎笑仔响就业的制度障碍等。
4、谁知道泰国的房价
2.5万元人民币/平方米泰国房地产的1些基本状况,泰国公寓的设施十分完善,健身房、阅读室、会议室1应俱全,并且是永久产权、高回报(平均5至8%的租金回报)。泰国房地产价格相对于国内北上广城市仍算便宜,而且都是无公摊面积、精装交房,游泳池及免费停车位都是标配。扩展资料:曼谷市房均价在2.8万每平米左右,价格因地区存在1定差异。素坤逸区(曼谷知名住宅商业区)和沙吞区(曼谷老牌CBD金融住宅区)周围价格大概在3万每平米左右,中高档公寓林立,并配BTS轻轨捷运快线,据CBRE数据线显示素坤逸房价环比去年同期上涨10.8%。中心隆披尼地区是曼谷精华顶级的区域,奢华豪宅和商业中心坐落于此,但是由于土地稀缺,该地区短期暂无项目,价格在5万每平米左右。而市中心以外的平均房价则是1.3万人民币1平方米,两者相差比较大。曼谷自身人口过千万,同时也集中了泰国80%以上的富裕阶层,居住需求很大,而新建楼盘供应量有限,所以房产价格较高,具体价格(海外仁居)根据楼盘而定。
5、富裕的北京人为何过得寒酸阅读答案 。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统计公报,经初步核算,中国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人均GDP约为35000元。 而早些时候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常住人口的人均GDP达到了8039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 。按照世界银行划分各国贫富程度的标准,北京已经非常接近富裕国家 。 首都人民率先富裕了,人均GDP超过8万元,这是 1个相当光鲜的数字 。但很多市民的感受却没那么宽裕,根据首都经贸大学近日公布的“2011北京社会经济生活指数”报告,去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幸福指数为72.28,“幸福感”比2010年略有降低 。而报告分析认为,幸福指数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对 收入不满” 。 1方面是相当炫目的GDP数字,另1方面却是很多人感觉不到这种生活的光鲜,这里面原因何在呢?我们先来算算这8万块背后,有多少最后是落实到老百姓口袋里的钱 。同样是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北京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 收入为32903元,只占GDP的40%左右,而进1步细算,北京市民的人均 消费性支出21984元,平均每个月只剩下了1832元 。 帐算到这里,很多人会发现北京人的腰包没那么鼓了,人均月 消费1832元,在今天的北京,这实在只能过 1个相当拮据的生活 。别忘了,北京的现在的生活成本已经不再比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低了 。根据美国美世咨询公司公布的1份2011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显示,北京生活成本排名居全球第20位,已经高过了纽约 。 高企的房价自然是压在很多北京市民家庭肩上的1大负担,2011年北京全市新房(纯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成交均价大约为每平方米2.1万元 。即便是1家3口买1套70平米的小房子,首付已经具备,分3十年供房贷,也要月供7000多块钱,几乎耗尽了1家3口的所有可支配 收入 。难怪迈入富裕国家标准的北京市民会感到压力大 。 算完了经济账,我们再来和真正的富裕国家和地区横向比较1下 。美国政府规定, 1个4口之家年 收入不足2.4万美元就算贫困家庭,按照这个标准,北京市民家庭 收入的平均水平只能算贫困 。美国的贫困家庭可以领取每个月668美元的“食品券”作为救济,这个食品券大约相当于4208元人民币 。这样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公立学校的早、午餐都可免费 。这两项食物救济加起来,已经相当于 1个北京平均水平下 1个4口之家全部的 消费 。而在中国香港, 1个贫困的4口之家每月领到的政府救助金也超过8千人民币,也比北京平均水平的 1个4口之家的所有 消费都高 。 尽管在GDP数字上,北京市民已经接近了富裕国家,但依然过着穷人的生活方式 。本来可支配 收入就不多,但他们依然将3成以上的 收入用于了储蓄 。另外,在每月人均1832元的 消费支出中,买东西占据了绝大部分,休闲娱乐,购买服务的 消费比例其实非常低 。据专家统计,发达国家居民的服务性 消费1般在支出的1半以上,而中国只有1半左右,甚至比印度等落后国家都低不少 。 这些年北京人出国旅游的人不少,随处可见他们在海外商场扫货的豪迈,这种现象固然见证了1部分北京人的富裕,但另 1个侧面也表明,很多人出国是为了买东西,占点便宜,并不是为了度假休闲,这恰恰不是富裕的生活方式 。 北京人的GDP数字是光鲜的,但个人 消费和生活方式是寒酸的 。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中国人的节俭传统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居民实际 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太低 。日本近年的个人 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大约有60%,而美国则占到了70%左右,而2011年的北京,只有27% 。北京GDP的大部分,是用在了投资和政府税收方面去了 。而且这1趋势还在加强,从1997年到2011年,每1年政府税收的增速都要高于GDP的增速 。与北京市民寒酸的个人 消费数字相对照,2011年,北京的地方财政 收入突破了3000亿元,比上1年增长了27.7%,而北京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增长超过17% 。
6、中国房价最高的地方是?
让我们暂时把中国房价是否过高以及未来走向如何的问题放1放。毕竟对于关心中国楼市的人来讲,哪里的房价最高,或者哪里的房价最低,显然是1个更基础也是更富有意义的问题。 说上海房价居中国内地之首吗?对不起,这已经是过去式了。在按年大幅上涨21.97%之后,北京已经开始取代上海,成为中国内地房价最高的地区。 这出乎预料吗?1点也不。尽管北京的人口比上海少1些,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逊色于上海,但北京的公务员队伍远远比上海庞大得多。尽管政府设定的公务员工资标准上海也领先北京,但在北京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供职的公务员行政级别总体上远远高于上海。必须承认,在中国内地各阶层就业人口的工资收入水平之间,最近10年公务员的增长幅度颇为居前。当然,我相信,这并不是导致北京2006年房价大幅上涨的原因,但将它作为长期支撑北京房价持续上涨的因素,则1点都不过分。此外,较突出的理由还有,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北京的开放程度快速提升,这使得原本就具有优势的外国人居住比例变得更显眼了。与此同时,北京的高等教育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较上海高高在上。既然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高等教育对地区房价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北京房价在中国内地的排名取代上海就更具有说服力了。 需要说明的是,我所指称的地区房价,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的,反映了地区当年房价的平均水平。虽然能够对该等均价构成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商品房类别、区位结构以及质量结构等等,但就楼市的总体性而言,尤其是着眼于供求关系,它足以反映房价的真实情况。 表:中国房价地区排行榜(人民币元/平方米) 06年均价 05年均价 均价涨跌 全国平均 3382.87 3167.65 6.79% 北京 8279.64 6788.11 21.97% 上海 7196,07 6841.94 5.18% 广东 4877.41 4442.83 9.78% 浙江 4802.15 4280.05 12.20% 天津 4773.76 4054.96 17.73% 福建 3994.16 3161.77 26.33% 海南 3632.17 2923.02 24.26% 江苏 3588.69 3358.78 6.85% 辽宁 3073.42 2797.43 9.87% 山东 2603.23 2425.36 7.33% 湖北 2555.80 2263.47 12.92% 陕西 2463.24 2059.42 19.61% 云南 2345.52 2164.96 8.34% 安徽 2322.12 2220.01 4.60% 重庆 2258.09 2135.10 5.76% 4川 2228.05 1945.33 14.53% 黑龙江 2195.32 2099.29 4.57% 西藏 2170.09 1698.84 27.74% 河北 2100.02 1862.00 12.78% 宁夏 2063.70 2236.04 -7.71% 吉林 2028.64 1888.31 7.43% 山西 1997.13 2209.96 -9.63% 河南 1982.05 1866.88 6.17% 青海 1973.57 1834.71 7.57% 湖南 1928.67 1624.69 18.71% 新疆 1843.75 1797.15 2.59% 内蒙古 1817.15 1652.76 9.95% 贵州 1805.94 1606.77 12.40% 甘肃 1778.86 1936.33 -8.13% 江西 1731.23 1528.39 13.27% 本排行榜按06年均价排序 地区均价=商品房销售额/销售面积(人民币元/平方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全国31个省级地区当中,只有8个地区的房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23个地区的房价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8个地区依次是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天津、福建、海南、江苏。这同样不奇怪。毕竟这8个地区的总人口占国内总人口的比例为24%,如果按照城市人口计算,则接近40%。城市人口聚集程度对房价的影响由此可见1斑。当然,这8个地区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国内也是遥遥领先。 至于海南为什么会成为上述影响房价主要因素的城市人口及收入水平的1个例外,原因无疑与那里污染程度极低的自然环境和温暖的气候有关,以至于富裕阶层尤其是中国北方较富裕的退休人口选择在那里颐养天年,并躲避严寒气候对身体的伤害。据说,1些较年轻的富裕人口也在加入这1行列。 对比之下,绝大多数房价较低的地区都是生产总值以及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国内排名殿后的地区。这似乎是对称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江西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并不是国内最低的,那里的房价相信在未来几年内会出现较快的上涨。此外,作为最近10年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地区,内蒙古的房价也具有1定程度的不对称性,未来几年保持相应较快的上涨速度也是可以预期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目前中国内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地区差距最大为2.33倍,但地区房价最大差距却高达4.73倍。我不太怀疑,随着内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在没有理由且更不应当继续扩大地区收入差距的同时,目前上述排名殿后地区的房价会有明显的上涨幅度,以逐步缩小地区房价差距。如果说目前的地区收入差距是可耻的,那么,目前的地区房价差距就更加可耻了。当然,问题似乎主要出在高房价地区,那里的房价实在是太高了。 当然,评价房价的高低,应当比照当地收入水平。